WP_001107.jpg  

上星期接到了一個案子,原本只是簡單的陪同一群中國客戶去Medoc 逛酒莊,也不需要口譯或導遊,純粹只是代表波爾多某酒商公司出席表示關切,可是當天發現那群中國客戶請的司機兼翻譯竟然順勢把翻譯的工作推給我,當下只好打起精神努力的邊聽邊翻譯,沒想到這下讓那群中國客戶"龍心大悅",就再多雇用我3天半,當他們的導遊兼翻譯,而他們也找個藉口把他們當初請的那位司機先生開除。於是接下來就是極度忙碌的一週,不僅一整天到晚要陪同他們,連吃飯也不得休息的一直同步口譯,另外還要幫他們訂旅館房間(要附帶小廚房的雙人房4間,一天不能超過60歐)、租一輛9人座的小巴士外加司機、訂中午和晚上的餐廳(有時還得要打電話去取消)等等的雜事,讓我每天晚上回到家都累癱了,但晚上還要預習隔天行程上酒莊的資料(讓當天的口譯工作進行更順利)或一些延伸出來的雜事;其實這群客戶大致上都很親切,雖然有時有點不愛遵守秩序,加上有ㄧ個暴發戶老闆(有點財大氣粗),讓行程偶爾有點脫序(在車上發酒瘋,不繫安全帶之類的),除此之外,一切都很美好,天天和他們上餐廳吃大餐,外加一整天都在波爾多附近的葡萄酒產區一間間酒莊流連忘返的,的確算是不錯的工作。

廢話前言完畢,在行程的第四天,早上去波爾多五大酒莊的拉圖下午則是去瑪歌;拉圖Château Latour 在Pauillac,這附近有許多壯麗有名氣的酒莊,例如男爵酒堡Château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驅車來到拉圖酒堡,立即被眼前正在葡萄園工作的馬兒們吸引住,在法國有愈來愈多的酒莊使用自然動力法去工作,試圖打造出一個"有機"或"環境友善"的條件,讓土壤和環境等的汙染可以降低,這其實是很棒的理念。

拉圖的名氣非常響亮,而它的老闆更是名響噹噹人物,他也是百貨鉅子-法國春天的老闆François Pinault,又因為他喜歡現代藝術,所以酒堡裡有些格格不入的藝術品,例如立在庭院的兩個水泥方塊,或是在一面古老的牆上波上一些褐色漆便說是"呈現出葡萄園泥土"的現代藝術,又或是掛在品酒室裡面的斑馬畫之類的(不好意思,個人毫無藝術涵養,沒法體會這種現代藝術),在我個人淺見這些裝飾都破壞了這拉圖堡的古老恢弘的氣勢,讓它顯得太過商業化、太乾淨也太現代化了,我覺得十分可惜~

 WP_001105.jpg  

導覽的人員是一名中國人,先放了一段約10分鐘的中文短片介紹拉圖堡,之後再跟著她去參觀後面的葡萄園、遠眺信鴿樓(下方照片左手方那棟)以及莊主私莊園(下方照片右手方)。

在亞奎丹(Aquitaine)這一區,英法百年戰爭時原屬於英國領土,因此很多這區域的酒莊追朔起來都和英國有關連;而拉圖堡也不例外,之前有過英國老闆,而酒標上那隻盤座在塔樓上的獅子據說代表的正是英國國王的標誌,而其酒也是有陽剛雄勁的力道。

附上一則小八卦: 拉圖堡的產業的一部分葡萄園原本屬於Saint -Julien (盛朱里安)區而非Pauillac,但後來因為莊主有錢有勢又因為拉圖太有名氣,硬是有辦法讓相關單位讓步,讓拉圖原本屬於Saint-Julien的葡萄園也改名成為Pauillac 產地。

WP_001106.jpg  

拉圖的葡萄園遍地很廣,基本上每個葡萄園都已經先分好哪塊是做一軍酒,而哪些又是做二軍或三軍(但之後會看每年葡萄收成後的品質再去做降級動作,即指原本該做一軍酒的葡萄如果一部分品質不夠好,則會被降為做二軍的原料。) 雖然現任莊主添加了一些現代化裝飾藝術,但釀酒的技術和設備倒也是新舊並存。拉圖堡之前還是英國莊主管理時,那時的釀酒師率先啟用了新的不鏽鋼酒槽,縮短了發酵時間,並可控制溫度。而像之後的澄清動作(collage)也是沿用傳統方式以添加蛋白去進行。

之後照例要逛一下酒窖看一下橡木桶(第一張照片,法國製橡木桶,有種香草味,之後隨著酒的熟成,慢慢轉成焦糖、甘草等味道)和裝瓶區等等,就不一一介紹了。

  WP_001109.jpg  

WP_001110.jpg  

接下來當然就是品酒時間啦~每個人面前有3杯酒杯,裝著不同年份的一二三軍酒,個人覺得它的二軍酒口感很不錯但香味很怪異,三軍酒香氣迷人,不過當然都太年輕,喝不出酒真正的風味。

客戶們買了4支二軍酒的樣子,一支510歐元~ 他們大喊便宜,因為中國不好買到,價格又炒得很高,這裡買還能退稅真是大划算! (其實我很驚訝拉圖堡竟然有零售賣給遊客,因為大部分波爾多頂級列級酒莊都只能賣給酒商 négociant,再由酒商賣給經銷商,像瑪歌就不零賣給遊客)

 

中午在附近一家挺有名的餐廳吃飯,由於時間很趕,不顧餐廳老闆的白眼,只能匆匆的幫大家都點了牛排(非常鮮嫩)配上炸薯片,飯後上了自製香草冰淇淋配上杏仁瓦片,吃完就驅車到車程只有5mins的瑪歌堡參觀。

WP_001112.jpg  

瑪歌堡有種典雅婉約的韻味,一如其酒。這次沒有拍太多的照片,深深覺得照片難以表現出她的魅力。上方那張是莊主私人宅院不開放參觀,現任莊主原籍希臘,從父親手中接下了瑪歌這產業,用心經營下在她手上更加發揚光大,現在莊主半年在巴黎,另半年則在這個私人宅院度過。在這宅院正對面是兩排往外延伸的梧桐樹,旁邊是一望無際的葡萄園,襯著藍天白雲,顯得可愛又動人。

瑪歌堡的橡木桶有一部分是自產(記得好像400個/年),另一部分則是往外蒐購新橡木桶,每個橡木桶的味道都有細微不同,之後會藉著換捅程序來重組,讓之後的成品風味一致;當工人採收完葡萄,去枝去梗後;之後葡萄的第一次發酵則是大不鏽鋼捅和傳統大酒桶並用,端看每個葡萄品種的產量而決定進哪個容量發酵酒桶(依葡萄品種分開,這時候還沒決定哪些要做一軍哪些做二軍),約6星期後,再進法國製小橡木桶去熟成數個月(愈高等級的酒熟成越久),當然酒在橡木桶熟成時間,還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如澄清、換捅等等),可愛的導覽小姐大約挑幾個重點介紹一下便進行最後的品酒活動。我們品嘗了一軍酒和副牌-紅樓/亭 2009年份的,酒當然是非常年輕,基本上還沒辦法品嘗,但是我很喜歡瑪歌酒那種優雅迷人的風味略帶香料味和花香,酒體圓厚又不失細緻,非常值得細細品嘗,也難怪會被名列為五大酒堡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